近日,由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以下簡稱“市食安聯”)組織推薦,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分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石油”)和同濟大學汽車學院、上海中器環保新能源集團公司、市食安聯聯合申報的《上海石油餐廚廢棄油脂制生物柴油》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案例,在“綠色低碳,美麗上海:2024年全國低碳日·上海主題宣傳活動”中榮獲了“2024年上海市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典型案例——優秀案例(第一批)”。該案例征集活動由上海市生態環境局主辦,本次共有30個案例榮獲“2024年上海市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優秀典型案例”。
為響應生態環境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環綜合〔2022〕42號)和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上海市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滬環氣候〔2023〕12號)等有關要求,上海市生態環境局于今年初起在本市范圍內征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案例。市食安聯積極推薦、指導上海石油起草《上海石油餐廚廢棄油脂制生物柴油減污降碳案例實施報告》,該案例詳細闡述了2017年至今本市構建餐廢油脂制生物柴油應用體系、建立B5柴油“收、運、處、調、用”一體化閉環管理上海模式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工作成果。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由市食藥安辦牽頭,協同市科委、市交通委、市綠化市容局等十余個部門,確立了把同濟大學樓狄明教授團隊“混合柴油燃料(含地溝油制生物柴油)車用關鍵技術及應用”獲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的科研成果,應用到食品安全和環境治理工作中的戰略方向。2017年市食藥安辦在關于印發《本市餐廚廢棄油脂制生物柴油(B5)應用推廣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明確設立“推進生物柴油加油站試點的協調工作組”,并由市食安聯協助做好工作組日常工作的具體協調。同年,由市食安聯組織協調,同濟大學提供科技支持,上海石油、中器環保、巴士一公司等二十余家單位參與落實的試點工作成功開展,從源頭上解決了“地溝油”流向餐桌的現實難題,打通了社會應用的“最后一公里”,實現了餐廢油脂從收集、運輸到末端處置、運用的閉環管理。
多年來,推廣應用工作成效卓著,上海現有4萬余家餐飲、食品生產企業產出的餐廢油脂,收集、處置成生物柴油(BD100),然后調制成B5柴油,通過中石化、中石油300余座加油站,每天銷售給2萬余輛柴油車加注使用。經測算,截止2023年12月底,已累計加注3595萬輛柴油車,B5柴油28.82億升(約247.99萬噸),其中消納生物柴油(BD100)14.63 萬噸。累計減少CO排放1500噸、THC排放1700噸、PM排放300噸,CO2排放35萬噸,有效筑起防止地溝油回流餐桌的管理屏障,為促進上海減污降碳開辟了新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