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食安聯2016年相關工作座談會
3月9日下午,市食安聯2016年相關工作計劃召開座談會。市食藥監局局長閻祖強、副局長張準民、許瑾以及食品協調處、食品生產處、食品流通處、食品餐飲處、宣傳處等各相關處室領導出席了會議,并對市食安聯2016年工作提出了要求。會議由市食安聯彭靖會長主持,秘書長姜培珍簡要匯報了2015年市食安聯的工作情況,并就市食安聯2016年主要工作打算做了說明。與會領導對2016年相關工作計劃進行了認真討論,提出許多寶貴意見。2016年相關工作計劃圍繞《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6年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計劃》,結合市食安聯當前工作的實際情況,為構建特大型城市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目標提出的。閻祖強局長在討論中對落實每項工作提出了意見,最后對做好食安聯的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要充分發揮市食安聯在本市食品安全工作中的作用,市食藥監局相關處室要滿腔熱情地支持市食安聯各項工作,處長總負責,指定一名副處長作為聯絡人,對接市食安聯工作。各處同時要思考在食品安全方面如何和社會力量合作,結合上海市食品安全的短板,找出存在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研究落實具體的措施。鼓勵大家先行先試,同時要發揮各區縣的作用,提高上海市的食品安全水平。市食藥監局領導表示對2016年市食安聯的工作將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繼續給予大力支持。市食安聯明確在市食藥監局的支持下2016年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充分發揮市食安聯六個專委會的作用。在食品安全宣傳周期間,組織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和相關協會,圍繞宣傳周主題,結合企業特點,開展食品生產、經營、餐飲、保健食品安全宣傳;組織編寫出版《食品營養和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叢書進行發布,并制作相關IPTV節目進行宣傳;繼續推進餐飲業規范化管理,做好餐飲業ABC分級培訓評估公示工作;在加強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組織單位會員積極參與,充分發揮食品安全“示范企業”的引領作用,進一步落實主體責任,完善質量管理體系。今年是“示范企業”評審年,通過 “示范企業”的評審工作進一步提高市民的食品安全獲得感和滿意度,全面提升上海食品安全工作水平。
2、繼續做好每日輿情摘編工作,注重食品安全輿情信息的引用。在編寫每日輿情的基礎上,每日編制“每日輿情”的APP版,擴展輿情傳播速度和廣度,并定期進行輿情信息分析,對重要輿情、社會熱點問題組織專家解讀,適時開展風險交流、制作IPTV,利用新媒體及政府信息平臺,擴大食品安全信息的傳播。將市食安聯單位會員列入輿情發送對象。輿情編輯組在收集食品、保健食品安全輿情的同時,加強對藥品、醫療藥悈、化妝品等安全輿情的收集。
3、盡快完成生物柴油示范運行課題的結題工作,繼續做好油水分離器相關工作。近期,協調做好“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在柴油公交車示范運行課題”項目的結題工作,市食安聯協助該項目獎項和二期研究項目的申報工作;牽頭繼續做好油水分離器委托第三方檢測工作,并將檢測結果收集,報市食安辦上網公示;組織開展油水分離器應用狀況的評估,并提供評估報告;協助收集餐飲單位上交廢棄油的數量,供食藥監局在公示餐飲單位臉譜的同時,公示企業收繳廢棄油的數量。
4、組織編寫食品從業人員培訓教材和開展相關培訓機構、師資的調查工作。根據新《食品安全法》、國家與本市相關的法規規章,加強與市食藥監局食品生產處、流通處和餐飲處的聯系,落實編寫培訓教材的人員隊伍;完成“上海市中小學生營養午餐配餐和膳食安全評價指導意見”和相關培訓教材的編寫工作。并組織開展生產、流通領域以及中小學生供餐單位相關人員的培訓工作。市食安聯組織開展對現有社會培訓機構和委托考試機構的調查,加強培訓機構和考核機構的管理和指導。
5、做好政府部門委托的各項工作。市食藥監局各處室將加強與食安聯工作的日常溝通和協調。營造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氛圍,在企業(保健食品、中小學生供餐單位以及流通試點單位)食品安全等級評定、公示及追溯等方面充分發揮社會共治作用。在制定和修訂本市食品從業人員食品安全培訓和考核管理辦法、建立食品銷售、餐飲服務的食品從業人員培訓考核機制,開展企業培訓、政府考核的食品從業人員培訓考核新模式等方面發揮作用。
6、舉辦各類食品安全相關研討(論壇)會、展會。根據單位會員的要求,與兄弟協會、專委會合作舉辦多類型食品安全研討(論壇)會以及展會,解讀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標準;交流國內外、行業間、企業間的食品安全最新動態以及食品安全相關的最新技術。市食藥監局相關處室在師資力量上予以支持。市食安聯按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充分發揮專委會作用。
7、根據本市社會發展中食品安全的新情況,市食安聯協助政府部門研究、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和規范性文件,如現制現售食品衛生規范、網絡銷售食品衛生規范和農村自辦酒席(農家樂)衛生規范等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市食安聯組織行業協會推進“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辦法”實施工作,從主渠道(批發市場、大賣場、超市)抓起,先建立規則,按照規則進行追溯、抽檢,并向社會公示,有利于上海對源頭食品追溯的監管工作。
市食安聯專家進社區 解答百姓生活疑惑
怎樣洗草莓才能去除農藥殘留?如今吃水果還要不要吃水果皮?面對眼花繚亂的酸奶如何選擇?你身邊的食品安全問題有哪些?為了配合“3?31投訴舉報日”的到來,由上海食藥監和東方網聯合主辦的“3.31投訴舉報日”進社區宣傳活動,走進了東方信息苑塘橋苑、打浦苑和人民廣場苑。馬志英、陳有容、姜培珍等“食藥科普講師團”的專家們,為消費者答疑,給百姓生活帶來了豐富的食品安全科學知識。
馬志英教授從專業知識再結合自身經歷,逐一回答了消費者的疑惑。陳有容教授以“眼花繚亂話酸奶”為題,現場教消費者合理選購酸奶飲品。在人民廣場苑、打浦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一塊塊生動的展板引來消費者的關注。姜培珍教授通過去年發生的食品安全典型案例,深入淺出地向市民講解食品安全小常識。并向市民詳細介紹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導居民日常飲食要合理搭配,避免因吃不干凈的食物而導致中毒。姜培珍提醒大家,當遇到食品安全問題,可撥打12331向本市食藥監管部門進行舉報。
本次進社區活動,專家們把講堂“搬”到了街道各社區,現場活動精彩不斷,提問、互動、展板、發放宣傳資料,氣氛很活躍,收到居民的熱烈歡迎。
市食安聯召開網絡經營食品衛生規范地方標準立項研討會
為了加強網絡經營食品安全管理工作,3月30日下午市食安聯召開了網絡經營食品衛生規范立項研討會,邀請了市食藥監局協調處、流通處、餐飲處相關領導;上海市商業聯合會、市消保委、上海市流通經濟研究所、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相關領導參加會議,還邀請了“餓了么”、“點我吧”、“大眾點評網”、“百度”等第三方定餐平臺以及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百勝咨詢有限公司、錦江國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豐收日餐飲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市江橋批發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等市食安聯單位會員約30家單位參加了研討會。
會議由市食藥監局原副局長顧振華主持,他介紹了立項工作背景,近年來,我國網絡食品經營發展迅速,在滿足市民消費的同時,其食品安全風險也與日俱增,有關網絡食品安全和欺詐方面的消費者投訴也成為主要問題。中央電視臺3.15晚會曝光“餓了嗎”等部分電商違反《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非法經營和侵犯消費者權益的例子就是典型案例。新的《食品安全法》對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也作出原則性規定。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上海市將擬定網絡經營食品衛生規范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進一步規范網絡食品經營行為和相關技術標準,提高企業自律水平,保證食品安全。
上海市商業聯合會、市消保委、上海市流通經濟研究所、市食藥監局等單位介紹了上海市近幾年網絡食品發展的趨勢、在食品安全方面所發生的問題及社會反響。建議有關行業應該主動融入這項工作,盡快建立起行業規范,注意經營規范。并且對行業規范的建立要點提出了具體建議。部分第三方定餐平臺也在會上介紹了各自的管理措施及目前在審核、監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表示愿意參與有關食品安全行業規范制定的工作,餐飲專委會、流通專委會也在會上就下一步做好此項工作進行了交流。
會議對建立本市網絡食品安全規范達成了共識,會后將盡快向有關主管部門爭取地方標準的立項,并搭建一個起草班子,進行調查研究,以早日規范本市的網絡食品經營者依法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