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新形勢下加強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
來源:中國政府網 03月22日
鏈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3/22/content_5179592.htm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為進一步加強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以下簡稱侵權假冒)工作,保障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深入實施,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二)基本原則。
依法治理。加強打擊侵權假冒法規制度建設,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推進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保障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始終沿著法治軌道前進。
打建結合。創新監管方式和手段,針對影響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突出問題開展集中整治,堅決遏制侵權假冒高發多發勢頭;加強機制建設,提高綜合治理能力,努力鏟除侵權假冒滋生的土壤。
統籌協作。加強對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的統籌協調,密切部門間、區域間協作配合,由區域內、單個環節監管向跨區域、跨部門和全鏈條監管轉變。
社會共治。發揮行業組織的行業自律和協調管理作用,鼓勵媒體和公眾參與監督,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工作局面。
(三)工作目標。到2020年,侵權假冒高發多發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市場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法規體系更加健全,工作機制更加完善,營商環境更加規范,行政執法、刑事執法、司法審判、快速維權、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協調運作的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體系基本形成。
二、推進跨部門跨區域綜合治理
(四)強化重點領域集中整治。堅持專項整治與日常監管相結合,以關系生命健康、財產安全和環境保護的商品以及知識產權領域的突出問題為重點,定期組織開展專項整治,嚴厲打擊侵權假冒違法犯罪行為。完善以隨機抽查為重點的日常監督檢查制度,強化對互聯網、農村市場和城鄉結合部等侵權假冒高發多發領域和地區的監管,堅持線上線下治理相結合,深挖違法犯罪活動的組織者、策劃者、實施者,清理生產源頭,鏟除銷售網絡,依法取締無證照生產經營的“黑作坊”、“黑窩點”,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五)加強部門間執法協作。
(六)推進區域間執法協調聯動。
(七)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
三、提高市場監管和預警防范能力
(八)加強執法監管信息化建設。
(九)加快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全面實施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完善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構建覆蓋全部信用主體、所有信用信息類別、全國所有區域的一體化信用信息體系,推動信用信息跨部門交換共享。
四、推動完善法規標準和司法保護體系
(十)加快法規和標準制修訂。推動制修訂著作權法、專利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及電子商務、商業秘密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研究修訂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增強法律法規的適用性和統一性。推動修訂完善刑法或相關司法解釋有關知識產權犯罪的條款,加大處罰力度,完善定罪量刑標準,加強刑法與其他法律之間的有效銜接。制定防止濫用知識產權的反壟斷執法指南。完善電子商務產品監督抽查管理辦法,制訂電子商務領域相關標準。完善執法工作的程序規范,細化、量化行政裁量標準,規范裁量范圍、種類、幅度,嚴格限定和規范行使裁量權。
(十一)充分發揮司法保護的作用。支持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構建權威高效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系。加強刑事司法保護,嚴厲打擊侵權假冒犯罪,增強刑罰的威懾力。強化民事司法保護,完善技術專家咨詢機制,依法減輕權利人舉證負擔,有效執行懲罰性賠償制度,提高侵犯知識產權違法成本。推進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審判“三合一”改革,完善知識產權審判體系,提升審判效率和專業水平。研究建立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制度。
五、構建多方參與的共治格局
(十二)強化社會組織的自治功能。
(十三)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指導生產經營企業加強產品質量控制和知識產權管理,自覺守法誠信經營,建立完善權利人企業參與涉案物品鑒定的制度。督促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加強對網絡經營者的資格審查,建立健全對網絡交易、廣告推廣等業務和網絡經營者信用評級的內部監控制度。堅持堵疏結合、打扶并舉,結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發展“互聯網+”,引導和幫助企業利用電子商務拓展營銷渠道、培育自主品牌。深入開展優質產品生產企業質量承諾活動,鼓勵企業承諾采用嚴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企業產品質量標準。對企業履行承諾情況開展“雙隨機”執法檢查,通過網絡平臺向社會公開承諾企業、產品及檢查信息,培育“重質量、守承諾”企業,促進“中國制造”技術進步和轉型升級。
(十四)加強輿論監督和宣傳教育。
六、提升國際交流合作水平
(十五)完善知識產權國際戰略。
(十六)深化和拓展國際交流合作。
七、加強組織領導
(十七)加強統籌協調工作。
(十八)落實地方政府責任。
(十九)加強執法能力建設。
國務院
2017年3月9日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務院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的通知
來源:國務院 03月20日
鏈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3/20/content_5178909.htm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國務院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已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
一、堅持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
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全面深化改革急需的項目作為重中之重
三、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
國務院各部門起草法律法規草案,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從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出發,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出發。國務院各部門和有立法權的地方人民政府起草法律法規規章草案,要認真聽取有關方面意見,注重聽取基層群眾、基層執法機關和行政管理相對人的意見。進一步拓展調研渠道、豐富調研手段、創新調研方法,充分掌握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其原因,搞清楚相關各方的利益訴求,統籌考慮不同方案的利弊得失,努力設計出能夠有效解決實際問題、盡可能兼顧各方利益訴求的制度規定。強調立法質量的同時,要兼顧效率,加強對重點難點問題的協調攻關,推動改革發展穩定迫切需要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時出臺。
國務院各部門起草法律法規草案,除商國務院法制辦同意,明確在上報后由國務院法制辦通過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或者其他媒體向社會公布征求意見,或者由國務院法制辦報國務院批準不公布征求意見的外,各部門應當在上報前將法律法規草案通過本部門網站或者其他媒體向社會公布征求意見。擬全面修改有關法律法規的,有關部門應當對現行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進行評估。
四、認真組織實施立法計劃
起草部門要高度重視立法計劃的執行,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對于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重要文件或者規劃明確要求2017年完成的立法項目,起草部門要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對于起草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要深入研究、充分論證,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商,力爭達成共識;在向國務院上報立法項目送審稿前,應當主動與國務院法制辦溝通。
國務院法制辦要及時跟蹤了解各部門落實立法計劃、推進相關工作的進展情況,切實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有關部門對于沒有列入立法計劃、正在研究的立法項目,要深入了解掌握實際情況,提出切實解決問題的辦法,國務院法制辦要積極支持配合。
國務院辦公廳
2017年2月27日
國務院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需要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法律修訂草案和需要制定、修訂的行政法規。(9件)
3.為了規范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安全監管總局起草)。
5.為了預防與處理醫療糾紛,保護患者和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保障醫療安全,修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衛生計生委起草)。
6.為了進一步細化食品安全法的規定,落實食品生產經營者的食品安全責任,強化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修訂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起草)。
總局關于第一批規范性文件清理結果的公告(2017年第31號)
來源: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03月22日
鏈接:http://www.sda.gov.cn/WS01/CL0087/170981.html
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的要求,為做好食品藥品監管法律制度“立改廢釋”工作,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對相關規范性文件進行了清理,并決定廢止和宣布失效一批規范性文件。現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第一批繼續有效的規范性文件目錄》(附件1)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第一批廢止和宣布失效的規范性文件目錄》(附件2)予以公布。
對上述予以廢止或者宣布失效的規范性文件,除另有明確規定外,均不涉及過去根據這些文件所作出處理決定的效力。
特此公告。
附件:
1.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第一批繼續有效的規范性文件目錄
http://www.sda.gov.cn/directory/web/WS01/images/MjAxN8TqtdozMbrFuau45ri9vP6jsS5kb2N4.docx
2.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第一批廢止和宣布失效的規范性文件目錄
http://www.sda.gov.cn/directory/web/WS01/images/MjAxN8TqtdozMbrFuau45ri9vP6jsi5kb2N4.docx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
2017年3月15日
總局辦公廳關于公開征集食品補充檢驗方法的通知
來源:食藥總局 02月28日
鏈接:http://www.sda.gov.cn/WS01/CL1605/170071.html
為盡快解決食品檢驗檢測中存在的方法缺失問題,不斷強化食品日常監管、案件稽查等工作的技術支撐,根據《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工作規定》,我局擬向社會公開征集食品補充檢驗方法。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相關方法
食品中非法添加物質的檢驗方法以及摻雜摻假鑒別方法。重點方法目錄見附件1。
二、申報要求
申報的檢驗方法應當具備前期科研基礎,開展過相關的實驗室內驗證或實驗室間比對等工作。
申報單位應當為相關領域的檢驗機構、科研機構、教育機構、學術團體或行業協會,具有相關工作經驗,能夠提供相應保障條件,確保按時、保質完成方法起草工作。
三、報送方式和時限
請各申報單位按要求填寫《食品補充檢驗方法項目申報書》(附件2),于2017年3月15日前同時報送電子版和蓋章紙質版(一式三份)。郵寄時請注明“食品補充檢驗方法申報材料”字樣。
聯系人:姜志奇、黃傳峰
聯系電話:010-88331043、010-67095929
電子郵箱:kbsbzglc@cfda.gov.cn
收件人及地址: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食品化妝品檢定所黃傳峰,北京市東城區天壇西里2號
附件:1.重點方法目錄
2.食品補充檢驗方法項目申報書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
2017年2月24日
附件1.重點方法目錄.docx http://www.sda.gov.cn/directory/web/WS01/images/uL28jEu1ti147e9t6jEv8K8LmRvY3g=.docx
附件2.食品補充檢驗方法項目申報書.docx http://www.sda.gov.cn/directory/web/WS01/images/uL28jIuyrPGt7K5s+S87NHpt723qMuxLJ6rGoyukuZG9jeA==.docx
國家食藥總局保健食品審評中心關于加快提交營養素類產品補充資料的通知
來源:國家食藥總局保健食品審評中心 02月27日
鏈接:http://www.zybh.gov.cn/d?xh=220145
為落實《總局關于保健食品備案管理有關事項的通告(2017年第16號)》(以下簡稱《通告》)的相關要求,加快在審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錄(一)》的原料生產和進口保健食品(以下簡稱營養素類產品)的審評審批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自通知發布之日起,各類審評意見將以電子《審評意見通知書》形式發布,申請人憑用戶名及登錄密碼領取意見,審評中心不再發放紙質版審評意見,申請人領取審評意見后應盡快補正資料。
二、2017年3月30日前,完成補充資料提交的營養素類產品,我中心將按《保健食品注冊審評審批工作細則(2016版)》規定的程序和產品技術要求組織技術審評,逾期未提交補充資料和補充資料不符合保健食品技術審評要求產品,按照《通告》要求將可能轉入保健食品的備案管理。
特此通知。
國家食藥總局保健食品審評中心
2017年2月27日
農業部關于印發《2017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方案》的通知
來源:農業部 03月24日
鏈接:http://www.moa.gov.cn/govpublic/ncpzlaq/201703/t20170324_5537799.htm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畜牧、獸醫、漁業(水利)廳(局、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水產局:
根據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精神,按照部黨組2017年重點工作部署,在鞏固已有整治成果基礎上,2017年農業部將繼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現將《2017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農業部
2017年3月16日
2017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方案
根據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精神,按照部黨組2017年重點工作部署,我部將在鞏固已有整治成果的基礎上,繼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為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提供有力保障,扎實推進質量興農,實施方案如下。
一、總體目標
嚴格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相關司法解釋,聚焦農獸藥殘留、非法添加、違禁使用、私屠濫宰及注水和注入其他物質、制假售假等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治理行動。針對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產品和薄弱環節,堅持問題導向,加大巡查檢查和監督抽查力度,實行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嚴厲打擊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嚴防、嚴管、嚴控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切實解決面上存在的風險隱患。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中有升,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為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提供有力保障。
二、整治任務
(一)農藥專項整治行動
整治重點:以大中城市蔬菜生產基地和全國蔬菜、水果、茶葉、中草藥材主產縣為重點,聚焦豇豆、芹菜、韭菜、菜心等高風險產品,加強農藥管理,規范農藥使用,重點管控克百威、氧樂果等禁限用農藥殘留超標問題。
主要措施:圍繞貫徹實施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一是實施農藥經營許可,規范經營行為,整頓市場秩序。二是加強農藥市場監管,加大監督抽查力度,確保產品質量,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藥和非法添加隱性成分農藥,特別是添加高毒農藥成分行為。三是推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實名購買、臺帳記錄、溯源管理。四是加強科學用藥培訓,尤其是對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和病蟲害防治組織技術骨干的培訓,嚴格按照安全間隔期施藥,依法打擊違規使用禁限用農藥,特別是在蔬菜、水果、茶葉、中草藥材等農作物上使用高毒農藥行為。(此項行動由種植業司牽頭負責,有關司局及部屬各相關單位參加)
(二)“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
(三)生鮮乳專項整治行動
整治重點:突出奶牛主產省、奶牛養殖大縣和奶牛養殖重點區域,以嬰幼兒配方乳粉奶源安全為重點,嚴厲打擊生鮮乳生產、收購和運輸過程中各類違法添加行為,重點治理非法收購生鮮乳、倒買倒賣不合格生鮮乳、惡意爭搶奶源的行為,嚴打非法收購運輸“黑窩點”。
主要措施:一是嚴格審查奶站和運輸車資質條件。重點對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奶源的奶站和運輸車的資質進行重新審核,建檔立案,重點監管。二是強化奶站和運輸車日常監管。重點對奶站和運輸車標準化管理、生鮮乳質量檢驗、不合格生鮮乳處理、安全制度落實等方面進行監督檢查,對不符合條件的要停業整頓,經整頓仍不合格的,堅決予以取締。三是加大生鮮乳質量安全抽檢力度。監測指標覆蓋國家公布的所有違禁添加物。組織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奶源質量安全專項監測,加大抽檢密度,增加抽檢頻次。四是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監測與執法聯動,行政與司法銜接,對生鮮乳生產、收購和運輸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手軟。五是強化主體責任。督促奶站和運輸車經營主體落實質量安全首負責任,加強監督檢查。(此項行動由畜牧業司牽頭負責,有關司局及部屬各相關單位參加)
(四)獸用抗生素專項整治行動
整治重點:以獸用抗生素生產經營企業、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畜禽養殖大縣和問題多發領域為重點,嚴厲打擊獸藥中非法添加、標簽說明書增加主要成分或夸大適應癥、不按規定標注獸用處方藥標識、將原料銷售給養殖場等使用者、利用互聯網銷售假劣獸藥、超范圍超劑量使用等違法違規行為,保障獸藥產品質量,強化養殖者主體責任意識,提高安全用藥水平。
主要措施:一是切實規范獸用化學藥品生產經營行為。以獸用抗生素生產經營企業為重點,嚴格核查獸用抗生素原料和質量檢驗情況,嚴格核對批準生產產品與原料藥品種對應情況,嚴肅查處非法添加等嚴重違法行為。二是切實規范獸用抗生素使用行為。以規模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大縣為重點,強化養殖者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意識,嚴格落實獸藥安全使用規定,嚴格督導落實安全用藥管理制度,嚴格核查用藥記錄,采取多種形式,主動宣教獸用抗生素安全、規范使用知識和用藥原則,提高養殖者對抗生素耐藥性危害的認識以及安全用藥能力和水平,嚴肅查處使用原料藥、假劣獸藥、超范圍超劑量使用獸藥等違法行為。三是切實規范線上發布獸藥信息和銷售獸藥活動。逐步摸清利用互聯網發布獸藥信息、銷售獸藥特別是抗生素的基本情況,調查、收集、整理、匯總假冒獸藥企業信息、假劣獸藥信息以及無證經營信息的網站、電商和第三方交易平臺,聯合通信管理部門依法嚴肅處置發布假劣獸藥信息、銷售假劣獸藥的違法違規網站。(此項行動由獸醫局牽頭負責,有關司局及部屬各相關單位參加)
(五)生豬屠宰監管“掃雷行動”
(六)“三魚兩藥”專項整治行動
(七)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
整治重點:以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產品為重點,圍繞春耕、三夏、秋冬種等重點農時,在農村和城鄉結合部,重點打擊農村和城鄉、省際、縣際等區域結合部門店不規范經營,流動商販無證無照經營。在互聯網領域,嚴厲打擊利用網絡銷售假劣農資行為,加大線下涉案企業查處力度,嚴格監控電商平臺和電商企業經營禁用農獸藥行為。在果菜茶中草藥等特色產區,重點打擊在蔬菜、水果、茶葉、中藥材常用投入品中添加禁限用、未登記農藥等違法行為。
主要措施:一是嚴格源頭監管。嚴格農資生產經營許可條件和標準,嚴格控制過剩類農資新批生產企業數量,著力從風險評估、綠色環保和持續存限等方面建立行業準入機制。加強證后跟蹤檢查,對不符合法定資質條件或者有嚴重違法失信行為的生產經營單位,堅決依法予以清理、吊銷、取締。二是狠抓案件查處。把查辦案件作為農資打假的重要抓手,嚴厲查處生產經營假劣農資行為。加大對涉案不合格投入品的調查力度,做到追根溯源、一案雙查;針對網上銷售假劣農資違法行為,及時搜集案件線索,線上線下互動,必要時通報公安機關。嚴厲打擊飼料生產、養殖環節違法違規使用獸藥及其他違禁添加物的行為。三是實施檢打聯動。完善投入品質量監督抽檢制度,明確行政、執法、檢測三方機構職能與工作機制。將連續兩年抽檢不合格、群眾投訴舉報多、問題突出的生產經營主體和產品列為重點監管對象,提高監督抽查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四是加快信用建設。在本地政府統一領導下,整合并完善農資生產經營主體信用信息,建立信用檔案,對接本地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落實農資失信聯合懲戒措施,建立健全嚴重失信“黑名單”制度,加大對失信主體的監管力度。五是推進社會共治。認真落實《農業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辦法》,及時公開案件信息,接受社會監督。暢通農資打假投訴舉報渠道,發揮“12316”舉報電話、網絡舉報信箱作用,完善舉報獎勵辦法。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普及識假辨假和維權知識,進村入戶為農民提供面對面技術咨詢和檢測鑒定服務。(此項行動由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牽頭負責,有關司局及部屬各相關單位參加)
三、重大活動安排
3月份,根據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議暨農資領域失信聯合懲戒備忘錄發布會精神,印發《2017年全國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要點》《2017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部署2017年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公布2016年全國農業系統農資打假典型案件。
3―4月份,組織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春季行動。舉辦第十三屆“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開展種子執法專項行動。
3―8月份,派出6個檢查組對有關省的生鮮乳專項整治工作進行重點督查。
4―9月份,組織開展農藥執法專項行動、肥料監督抽查。
4―10月份,組織開展水產養殖規范用藥科普下鄉活動。
5―10月份,組織開展果、菜、茶、中藥材重點產區投入品專項檢查。
5―10月份,開展肉牛肉羊“瘦肉精”突擊抽查行動。
6月份,組織開展《農藥管理條例》宣傳活動,普及農藥管理、科學安全用藥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術。出臺《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工作的意見》,指導地方加大執法力度。
6―11月份,會同地方獸醫部門、大型養殖龍頭企業和獸藥協會組織,聯合開展獸用抗生素“放心產品進村、科學知識入戶行動”,引導養殖者購買使用安全放心獸藥產品、科學認知獸用抗生素,提高獸用抗生素規范用藥水平,把好源頭使用關。
7月份,召開農資打假工作座談會。
7―10月份,會同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公安部等部門聯合開展“豬肉質量安全百日行動”,從生豬屠宰與市場監管兩端發力,聯合打擊生豬屠宰和肉品生產經營違法犯罪行為。
9月份,組織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秋季行動。
10―11月份,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督導檢查,檢查地方專項整治工作開展情況,推動各項行動深入開展。
11―12月份,開展農資打假績效考核。
12月份,公布一批農產品質量安全大案要案,震懾違法犯罪分子。
2018年1―2月份,召開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總結全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部署2018年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責任落實。
(二)加強協調配合。
(三)健全長效機制。
(四)強化信息報送。
2017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的數據匯總分析工作由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承擔。各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請將整治信息按時報送到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同時抄送有關業務司局和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數據報送的及時性將與績效考核掛鉤。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聯系人:鄧程君;電話:010―59192694;傳真:010―59193157;電子郵箱:nybjgc@163.com。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聯系人:成昕;電話:010―62133119;傳真:010―62191445;電子郵箱:aqsczzbs@126.com。
附件:1. 2017年1―XX月份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情況統計表
2. 2017年XX月份農業部門查辦案件情況統計表
附件:農業部關于印發《2017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方案》的通知.pdf
http://yun.foodvip.net/file/upload/file/20170327/1490583483914383.pdf